新时代机关党建数字化发展的思考信息来源:市发展研究中心??发布日期:2023-11-20 15:57
随着5G时代的到来,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,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场景将更加丰富多元。机关党建数字化是指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党建工作上的运用,党建数字化将改变机关党建工作组织内部的运行方式,改变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方法,改变党建工作的大环境,将使党建信息更权威、数据更丰富、功能更强大、覆盖更广泛、服务更多元,从而形成机关党建“共融、共建、共治、共享”的新格局。
一、机关党建数字化的内涵及意义
长期以来,传统机关党建工作模式存在许多琐碎繁复的流程和环节,造成党建工作繁重、组织管理分散、管理重点不突出、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,尤其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、党员考评工作、主题活动开展、党费交纳等方面,常常会出现缺乏数据支持的问题;机关党建数字化发展则是“互联网+党建”的新阶段,是机关党建工作网络化、智能化的新形态,更加强调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应用,达到统筹布局、精准施策的目的,从而实现机关党建管理和服务更加精确化、个性化和智能化。
1.机关党建数字化有利于信息数据在线化。机关党建数字化发展过程中,通过数据平台建设,把传统党建工作转化为数据模型,提供在线查询、管理。信息数据的在线化,既方便对机关党建数据进行深度的大数据分析,也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和时间限制,方便党员的考核工作,使机关党建工作保持永远在线。
2.机关党建数字化有利于信息资源协同化。机关党建数字化发展过程中,通过网络把原本分散在基层组织和各部门的资源统筹优化起来,把党建网站、微信微博、终端App等整合起来,实现数据的共建共享,达到数据多“跑路”、党员少跑腿的目的,能够有效发挥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优势。
3.机关党建数字化有利于基层服务精准化。机关党建数字化发展过程中,通过智能终端和大数据平台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党员的信息需求,科学智能分析党员的学习现状,提升党组织决策的精准性,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提供个性化服务。
二、机关党建数字化的特质及作用
机关党建数字化将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数字技术与机关党建完美结合起来,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党建工作,探索全新数字化机关党建模式。
1.机关党建数字化赋能党员教育管理。运用互联网强大的数据优势,选择最好的党课资源为我所用,弥补思政人才缺乏的短板,运用数字化、互动式、体验式的现代化教学模式,架起学习新思想的数字网络,切实强化党员思想政治建设。
2.机关党建数字化赋能党建阵地创新。通过线上数字党建阵地的打造,积极推进机关数字党群服务中心、数字党建档案馆等数字场馆打造,拓展党建阵地新领域。打造红色地图、推广红色资源、发展红色文化、培育线上红色教育展示平台,通过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,从点到线、从线到面将红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。
3.机关党建数字化提升组织管理效率。通过党组织信息管理、党务工作管理和综合积分管理等功能建设,形成以积分制为核心、分层分级、一体化贯通的党建管理新模式,用科学的数据分析代替以往的直觉判断,实现了对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精准管理。同时,将机关党组织主题党日、党支部“三会一课”、党员干部谈心谈话、群团活动等全部纳入平台管理,实现“电子留痕”、全周期管理、全过程联动,对机关基层党组织运行情况实时势感知,解决机关党建工作看不见、摸不着的问题。
4.机关党建数字化压实党建主体责任。机关数字党建系统可以是“紧箍咒”“考核单”,也可以是“流程表”“任务书”,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有了抓手,抓党建的意识和能力也可以显著增强。机关工委通过制定明确的党建考核指标体系,将党建工作集中考核指标细化,并全部配置到数字党建系统中,利用信息化手段自动抓取相关数据信息,作为对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。同时,利用数字党建系统进一步优化机关基层党组织管理架构,对书记、委员、党务干部等不同岗位决策合理赋权,明确职责要求,提高管理效率,利用信息化手段督促党建主体责任落实,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全流程把控。
三、机关党建数字化的构想
紧扣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时代特点和党员思想行为新特征,积极探索数字化条件下开展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新路径,建设运行数字党建平台,形成“1个系统、3个终端、N个场景”的“1+3+N”党建数字化建设模式,有效破解党建工作中的难点痛点,显著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。
1个系统,即机关数字党建系统,是数字党建的主平台和党建大数据中心。该系统包含党建宣传、党员教育、组织管理、党建服务、数据资源、移动党务App等功能,全天候不间断运行。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,实时采集汇聚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数据资源,如党组织和党员信息、党务台账、党建课程、党建知识、党建政策资讯等。同时,利用党务管理、学习教育管理、考核管理等模块,进一步加强对机关基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教育、管理和考核,为党建工作提供实时、精准、有效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技术保障,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的数字化、标准化、流程化,达到可评价、可推广、可管理的目标。
3个终端,即办公OA终端、手机移动终端、机关公共多媒体终端。数字党建系统通过办公OA终端,实现党建工作数据接入办公内网,将党建管理与在线办公高效协同,党组织建设、党员教育管理的信息均在内网OA终端上运行,并通过保密测评,确保各类数据信息安全。同时,依托手机移动终端,开发网上党校、党建宣传、手机缴费、活动签到等功能,实现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全覆盖,并与办公OA终端进行数据同步,构建党组织和党员积分体系。此外,在机关各办公区楼宇、大厅设置多媒体终端,打造“党建屏”,实现宣传教育内容和服务信息轮播推送,营造“党建大课堂”的良好氛围。
N个场景,即通过“数字党建+”,发挥数字党建系统基础性平台的作用。“数字党建+党建空间”,通过建设网上党校、学习书院等多功能党建学习场所,实现线上定制课程、线下签到学习、系统积分考核的学习闭环,将学习教育和党建宣传融入碎片化空间,丰富党建空间的内容效果。“数字党建+专题”,开设各类专题活动,组织各类专题活动在线知识测试,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,更好地提升党员教育的成效。“数字党建+管理”,通过数字党建系统积累的党建数据和党员信息,开展对党员精准画像,为选人用人、考核激励等研判决策提供支撑,更好地做到“知事识人”。
四、机关党建数字化的几点思考
1. 机关党建数字化要突出数据思维,注重党建的精准性。数字时代,数字技术上升到生产力的中心位置,大数据变成了新的生产要素。机关党建工作应通过数字技术获取党建大数据,通过大数据的运用精准把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状况,实现定量分析、精准定位、施策有据。
2. 机关党建数字化要突出平台思维,注重信息的连接性。数字化时代改变了工业时代的点性思维和线性思维,形成了一个互联互通互动的网状社会,可以把过去未发生关系的党建信息全部打通,实现无线连接,实时在线,把中心化的组织优势与自组织的扁平结构特点结合起来。
3. 机关党建数字化要突出用户思维,注重党员的主体性。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,是党建工作的主体。数字时代要求做到根据不同群体、年龄、文化程度的党员需求和习惯来开展党建工作,突出党员个性化选择和定制化需求,解决好过去“上下一般粗、老少一个腔、长久一个样”的问题。
4. 机关党建数字化要突出赋能思维,注重组织方式的重构性。工业化时代,组织中层级关系明显,组织的功能在于自上而下的管控。数字时代,一切都在快速变化,不确定性增加,组织无法进行细致和严密的督导,应从过去的组织管控转到组织赋能,为党员赋予能量、赋予能力、赋予机会。坚持内容为王,对党建工作来说,内容创新、形式创新、手段创新都重要,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。只有为用户持续提供优质内容,才能不断增加用户黏性,最大限度激发各级党组织的效能,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5. 机关党建数字化要突出创新思维,注重问题的导向性。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,勇于创新、勇于变革,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,推进理念、内容、手段、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,努力实现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。互联网党建的巨大优势,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,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损耗,为解决传统机关党建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供了可能。
鲍盛基